火力發電廠原理
熱電廠為火力發電廠,采用煤炭作為一次能源,利用皮帶傳送技術,向鍋爐輸送經處理過的煤粉,煤粉燃燒加熱鍋爐使鍋爐中的水變為水蒸汽,經一次加熱之后,水蒸汽進入高壓缸。為了提高熱效率,應對水蒸汽進行二次加熱,水蒸汽進入中壓缸。通過利用中壓缸的蒸汽去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。從中壓缸引出進入對稱的低壓缸。
已經作過功的蒸汽一部分從中間段抽出供給煉油、化肥等兄弟企業,其余部分流經凝汽器水冷,成為40度左右的飽和水作為再利用水。40度左右的飽和水經過凝結水泵,經過低壓加熱器到除氧器中,此時為160度左右的飽和水,經過除氧器除氧,利用給水泵送入高壓加熱器中,其中高壓加熱器利用再加熱蒸汽作為加熱燃料,最后流入鍋爐進行再次利用。
火力發電廠的主要生產系統包括汽水系統、燃燒系統和電氣系統。 汽水系統是由鍋爐、汽輪機、凝汽器、高低壓加熱器、凝結水泵和給水泵等組成,也包括汽水循環、化學水處理和冷卻系統等。水在鍋爐中被加熱成蒸汽,經過熱器進一步加熱后變成過熱的蒸汽,再通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。由于蒸汽不斷膨脹,高速流 動的蒸汽推動汽輪機的葉片轉動從而帶動發電機。
為了進一步提 高其熱效率,一般都從汽輪機的某些中間級后抽出作過功的部分蒸汽,用以加熱給水。在現代大型汽輪機組中都采用這種給水回 熱循環。此外,在超高壓機組中還采用再熱循環,既把作過一段 功的蒸汽從汽輪機的高壓缸的出口將作過功的蒸汽全部抽出,送 到鍋爐的再熱汽中加熱后再引入氣輪機的中壓缸繼續膨脹作功, 從中壓缸送出的蒸汽,再送入低壓缸繼續作功。
在蒸汽不斷作功的過程中,蒸汽壓力和溫度不斷降低,最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卻 水冷卻,凝結成水。凝結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結水泵打至低 壓加熱再經過除氧氣除氧,給水泵將預加熱除氧后的水送至高壓 加熱器,經過加熱后的熱水打入鍋爐,再過熱器中把水已經加熱 到過熱的蒸汽,送至汽輪機作功,這樣周而復始不斷的作功。
電廠冷卻塔的介紹
冷卻塔是利用空氣同水的接觸(直接或間接)來冷卻水的設備。是以水為循環冷卻劑,從一系統中吸收熱量并排放至大氣中,從而降低塔內空氣溫度,制造冷卻水可循環使用的設備。冷卻塔通用術語“冷卻塔”是用來描述直接 (開路)和間接(閉路)散熱設備。
開式冷卻塔的冷卻原理
通過將循環水以噴霧方式,噴淋到玻璃纖維的填料上,通過水與空氣的接觸,達到換熱,再有風機帶動塔內氣流循環, 將與水換熱后的熱氣流帶出,從而達到冷卻。
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產生的問題
1、沉積物的析出和附著重碳酸鹽分解產生碳酸鈣水垢,輕者降低換熱器的傳熱效率,重者堵塞管道。
2、有害離子引起金屬的腐蝕:溶解氧引起電化學腐蝕;有害離子引起腐蝕。
3、微生物的滋生和粘泥:細菌和藻類繁殖,生成生物粘泥而引起腐蝕、管道堵塞。
閉式冷卻塔的冷卻原理
在間壁式換熱器外噴淋水并且強制通風,熱從間壁式換熱器內的被冷卻流體中經壁面傳給壁面外的噴淋水,再通過噴淋水與空氣的強制對流傳給空氣,而噴淋水向空氣的傳熱,主要是由噴淋水蒸發的潛熱和噴淋水與空氣的顯熱交換組成的。由于被冷卻流體在間壁式換熱器內與外界工藝設備間閉式循環流動。
①內循環:與對象設備對接,構成一個封閉式的循環系統(循環介質為軟 水)。為對象設備進行冷卻,將對象設備中的熱量帶出到冷卻機組。
②外循環:在冷卻塔中,為冷卻塔本 身進行降溫。不與內循環水相接觸,只是通過冷卻塔內的紫銅管表冷器進行換熱散熱。在此種冷卻方式下,通過自動控制,根據水溫設置電機的運行。